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国家图书馆主办、从化区图书馆及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展联映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拉开帷幕。
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是最早的缔约国之一。特展及系列活动紧密围绕这一纪念事件展开。
特展聚焦“人类遗产,中国智慧”“建档记录,履约实践”两大主题,依托近年来我国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的成果,回顾20余年来我国的申遗历程,梳理我国20年来在非遗保护建档记录方面的履约成果,展示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43个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取得的可喜进展。
特展中展映的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影片,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包括2022年我国最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以及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活字印刷术等项目。
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已步入暮年,有许多项目留下了传承人最后的影像。通过对记录成果的展映,这些珍贵的影像作品得以与公众见面,而这些作品将作为国家文献资源得到永久保存。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开展对1800多位传承人的记录,并已完成了对1040位传承人的记录。
从化区图书馆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活动,展映活动将持续到7月9日。读者可关注我馆影片排期,到馆观赏公益放映,或通过我馆微信、网站(网址为ch.gzlib.org.cn)以及国家图书馆非遗记录工程成果在线展示专区(网址为ich.nlc.cn)、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观看影片。全国多家图书馆也将线下同步联映。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日渐深入人心。今年恰逢《公约》通过20周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图书馆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让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共同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共同享有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更美好的未来。
本期线上展影内容:
片名: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庄陈华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线下观影时间:6月11、18、23日;7月2、9日(逢周日)下午:3:00起
线下观影内容安排:
-6月11日-
1、片名:剪纸(广东剪纸)-陈永才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广东省文化馆
2、片名:剪纸(扬州剪纸)-张秀芳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片名:剪纸(中阳剪纸)-王计汝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6月18日-
1、片名: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王西安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片名: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朱天才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片名:太极拳(和氏太极拳)-和有禄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6月23日-
1、片名: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杨胜伟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片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叶启桐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片名: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杨继昌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月2日-
1、片名: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徐永珍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片名:羌年-王治升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片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容亚美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月9日-
1、片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董直机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片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郑多金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片名: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艾力·依布拉音 版权机构/制作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